English

北京经济结构调整初见成效

1999-04-28 来源:生活时报  我有话说

经过多年的调整,北京市经济结构向更加符合首都功能要求的方向发展,产业结构“三、二、一”的格局已经形成,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,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,正深刻影响着首都经济迅速发展。

北京市从八十年代起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。进入九十年代以后,特别是“九五”以来,根据中央对首都建设和发展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,进一步加大了结构调整力度。经过多年的持续努力,北京市经济结构已发生明显改观,向更加符合首都功能要求的方向发展。目前,已形成了“三、二、一”产业结构格局。国民经济第一产业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结构,已从1995年的5.8:44.1:50.1,进一步演变为1998年的4.3:39.4:56.3。新兴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,金融保险业、旅游业、邮电通信业、房地产业、信息咨询服务业等新兴行业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势头。传统的商业饮食业、社会服务业等保持了稳定增长。工业结构调整取得较大进展,食品、饮料、医药、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等重点行业发展迅速。按照“抓大放小”方针,加快集团化步伐,组建的一批企业集团,开始发挥骨干作用。农业在稳定增长的同时,内部结构得到了调整,发展领域不断拓宽,都市型农业快速成长,设施农业由设施蔬菜向设施花卉、设施果品等方向拓展。

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,技术进步全面推进,正带动产业结构迅速升级。这是北京经济结构调整的又一成效。1998年,北京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138.2亿元,比上年增长11.7%,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22.6%,高新技术产业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4.6%,比上年提高15.2个百分点。电子信息、光机电一体化、新材料、生物工程和新医药、环保产业已成为北京高新技术产业高速增长的五大重点产业,其销售收入已占全市高新技术收入的91.2%。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、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北京电子城,已成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最具活力的发展区域。

近几年,北京市非公有制经济在数量和规模上发展很快,已成为首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点,对全市经济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。到1998年,全市私营企业已达59690户,注册资本金363.64亿元,分别比上年增长40%和45.86%。到1998年底,全市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达14000家,累计实际利用外资额近110亿美元。在全市工业总产值中,非公有制经济的份额不断提高,1998年达到39.1%,比上一年提高3.8个百分点。

产业布局也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得到了优化,污染扰民企业搬迁和城区工业企业土地开发,实施“优二兴三”战略,使城区的功能得到进一步完善。到1998年底,城区共搬迁出工业企业170多家,腾出用地面积190多万平方米,盘活存量资本60多亿元。北京市新技术开发试验区、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、电子城、建材城、纺织一条街等一批重点区域,已成为推动北京经济增长的新区域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